文化是文明的内核,文明是文化的外在彰显。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二者的交融共生是激活乡土活力的关键。为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2025年7月11日,安徽外国语学院“泾彩遗韵·匠心传习”中华文化传承团奔赴泾县昌桥乡孤峰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姿投身基层,探索文化与文明协同发展之路。
(图片为传承团在孤峰村村委会的合影留念 李海琦 供图)
文化宣讲入户,共沐文明新风
走进乡村街道,传承团成员们友好地围坐在小朋友身旁,通过围绕着中华文化传承的实践主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讲述着孔融让梨、精卫填海等经典故事。通过一段段的趣
味讲解,孩子们不仅了解到古人的智慧与美德,更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这场充满童趣的互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古老的文化基因在稚嫩心灵中生根发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注入鲜活力量。
![]() |
(图为传承团成员进行宣讲)
街头协同共治,守护文明交通
交通文明是乡村文明的流动名片。在孤峰村交通主干道上,传承团与当地志愿者、交警携手行动,对过往车辆进行文明交通引导、摆放交通锥规范停车秩序、向村民们分发交通文明宣传册,积极践行“文明出行”的同时让秩序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传承团用行动带领村民践行文明,为乡村道路上添上一道安全且文明的“青春防线”。
(图为传承团队员们正在对不合交规车辆进行规劝 )
党群中心聚力,共话文化传承
在孤峰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传承团与工作人员围坐交流,大家聚焦孤峰村油布伞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以及文明乡村道路建设等主题展开讨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月月通过分享当地非遗文化、红色故事,带领大家领略村庄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团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从“非遗文化研学线路开发”等角度积极建言献策,为乡村文化传承与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
(图为传承团与村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青春赋能实践,续写文明新篇
此次泾县孤峰村志愿服务,安徽外国语学院学子以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诠释担当。从文化宣讲到交通协管,从党群议事到非遗探索,青年力量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未来,他们将继续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让青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明建设的征程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