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镇一直以乡村振兴作为全镇工作主旋律,坚持“中国也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通过以知促行、靶向引才、基层治理等措施,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以知促行建基础,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于中国实现时代化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明确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桃花潭镇一直以理论学习作为干事创业前提,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紧扣核心、把握重点,以文旅产业为中心点,辐射至康养、农旅、新业态等领域,加快学习多方面知识,充分发挥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的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进行查缺补漏,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做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的“三懂”干部。2025年至今,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共56次,开展研讨交流学习共16次。
靶向引才强资源,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我镇人才资源面临短缺,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发展的重要课题,打好“乡情牌”,通过开新春恳谈会、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领域的高级人才,引导外出就业创业致富能手、在外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建设家乡。建立“人才+需求”引才模式,坚持“用什么、引什么”,根据桃花潭镇发展需要,做好人才吸引侧重,每季度进行摸排,确保不漏一人精准摸排。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充分发挥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的影响力,为镇村干部进行培训,就农业知识、农技知识,通过脱产培训、田间实践、等方式培养一批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截至目前,开展农业培训32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30余人。
基层治理稳基石,守好乡村振兴坚固防线。乡村治理是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提前一年做好后备力量筛选培优,通过“村级优报+部门联审+镇级推荐”机制,最终选出28人,各村至少存储1名后备力量,包含毕业大学生、返乡人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充盈基层党组织书记“蓄水池”。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坚决落实“书记带头抓、相关部门盯着抓、各村直接抓”,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加强村集体经济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发挥网格治理作用,实现“一网格、一阵地”,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