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桃花潭镇先锋工作站 > 党务政务公开 > 桃花潭镇:乡村治理绘就新画卷 乡风文明绽放新光彩

桃花潭镇:乡村治理绘就新画卷 乡风文明绽放新光彩

发布时间:2024-12-16 10:46 来源:桃花潭镇 阅读次数:6
【字体大小: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五治”融合实现乡村善治,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育乡风传家风树民风 共建和美乡村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安庆桐城市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上协同发展,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近年来,桃花潭镇坚持传承和弘扬家教家风,将家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营造爱国爱家、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

一名参观完王稼祥故居纪念馆的江苏游客说道,“参观了王稼祥故居纪念馆,特别是看到了王稼祥写给堂弟王柳华的家书,信中王稼祥对王柳华说:“做现在中国的一个青年总不要辜负历史和社会给你的责任。”并呼吁王柳华“愿你努力革命”,希望其投身革命队伍。从这些事迹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回去以后我也要将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是一幢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少年王稼祥曾在这里研读《新青年》《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萌发革命理想。红色家风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文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革命信仰和道德风尚。桃花潭镇积极发挥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中小学生等群体通过学习红色家风、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特别是引导党员干部从学习、领会红色家风精神,转向具体的行为实践和思想自觉。

“古训如春风,从来德润身”。家风,是民族精神的浓缩沉淀,是社会民风的涓涓细流。为了更好地营造出以优良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推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泾县家风家训馆在桃花潭镇查济村应运而生,该馆是将清代的洪公祠进行修缮改造而成,即将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也通过数字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将泾县的优良家风呈现出来。

“通过观看查秉钧、董纲、包世臣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优良家风,吴波、王稼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以及泾县家风建设的新成果、新风尚等,能够更好地激励大家增强家国情怀,让参观者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养分、陶冶情操。”查济村党总支书记余德宝说道。   

近年来,桃花潭镇立足镇域内优质家风家教的资源,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挖掘选树模范榜样,深入推进“文明家庭”“最美庭院”“身边好人”等系列评选,探索“以小家促大家”治理理念,引导广大群众将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等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同时深入推进“文明实践积分制”,明确村民开展家园建设、环境建设、家庭建设、文明建设、民主建设可转化为相应的积分,形成“积分存折”兑换礼遇。将积分制与“好婆婆、好媳妇”、守村规遵民约等评选内容挂钩,用“小积分”兑换“大文明”,实现“积分改变习惯、美德深入人心、邻里关系融洽、树立文明新风”的目标。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五治”融合促发展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呈现覆盖广、多主体等特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村民自治是重要基础。近年来,桃花潭镇不断畅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激活村民自治的“组织细胞”。深入推进以政治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教化、自治为核心、智治为支撑的“五治融合”,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优化镇域内67个村级网格,实现党员“网格化”全覆盖,网格内实现党支部全覆盖。全面落实“四进网格”工作机制(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网格、搜集群众意见建议进网格、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网格、解决群众身边小事进网格”)。充分利用“日常服务+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通过日常走访、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群众和企业的诉求,不断健全“群众点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让党员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做到快速响应、精准对接,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

位于桃花潭镇的查济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道德讲堂”活动为抓手,观摩“查氏祖训”、公德牌坊、功德碑,聆听“中国好人”葛彬先进事迹,积极宣传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一老一小一困”关爱行动相结合,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积极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和群众代表会议等制度,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村级重大事项都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一约四会+X”制度,成立“四会”组织和乡贤参事会,村内的红白喜事、矛盾纠纷等皆通过说事议事制度,由“四会”组织具体办理。并定期召开乡贤参事会,调动、发挥群众力量和智慧,讨论确定村里的建设发展,将其打造成为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评事”重要载体。

矛盾纠纷巧化解 多元机制解民忧

在桃花潭镇龙潭村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满孙公祠,是当地老百姓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地点。近年来,桃花潭镇通过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在满孙公祠创建了“百姓说事点”,供村民们商议村庄发展之策,及时解决矛盾纠纷。

“老祠堂门一打开,几个人往里面一坐,把事情讲一讲,把道理说一说,看似不可调解的矛盾,半天时间基本上就能协商解决好。”龙潭村老书记翟继俊说道。

“百姓说事点”的设立能够让群众以“唠家常”的形式,把矛盾纠纷、百姓诉求等村情民意通过“说事点”反映出来,并在第一时间收集到各种矛盾纠纷信息,妥善地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在2022年“满孙公祠”被宣城市委评为优秀“百姓说事点”。

为了更好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好“握手言和”调解阵地,调解员和志愿者们一直秉承着“邻里和睦”“家庭和美”“家园和谐”的理念。在百姓说事点,群众不仅能够在“点上”反映问题,还可以在“点上”学习法律知识,每个百姓说事点都配备有法律图书角,信息员则随时通过倾听群众闲谈,第一时间捕捉、收集、反馈各种矛盾纠纷信息及不安定因素。同时还特邀“全国普法先进个人”葛彬老人担任警民联调室的人民调解员,既调解纠纷,又普及法律常识,促进地方和谐。

近年来,随着桃花潭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以及全域旅游创建等重点工作的需要,景区经营、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涉旅人民调解工作也正式启动,除了“桃花潭旅游度假区调解工作室”的建设,泾县公安局桃花潭派出所同样坚持以“党建+旅游警务”为引领,不断探索实践新时代景区特色的“枫桥经验”,坚持用最亮“警色”守护最美景色,全力打造桃花潭最美“枫警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