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桃花潭镇清溪村坐落在大山深处,由于当地沙质土壤的特性,形成了以丹皮、贝母为主的草药种植产业,这是当地村民主要的谋生手段。然而,产业发展难成规模,村民收入增长缓慢,致富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始终存在。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际,村民们探本穷源,渴望找到符合本村实际的高质量致富奔小康之路。
不可置否,清溪村的生态、资源、区位等要素鲜有突出之处,产业创新发展可谓举步维艰。村民们常说,家乡唯一的优势是有片好风景,可山川环伺之下,想要开发并不容易。
清溪村位于两山之间,虽然有些闭塞,但也因此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自然风光。从上而下,处处皆景——山顶上巨石奇峻,山腰上石壁如画,山脚下梯田秀美。眼看着周边的查济古镇、宝峰岩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红火,“眼馋”的清溪村民也想着有一天能融入大桃花潭风景区,带着家乡的美丽风景乘上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劲东风。
今年春节,机会来了。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乡亲们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关上了村大门,在难得的团聚时间里,大家坐到一起,聊起了家乡发展大计。金珠组村民张学仁第一个站了出来,他说:“我们这山上的有如此好风景,要是能修条方便的山路,一定能把旅游业搞起来,只要大家同意,我愿意带这个头。”
张学仁带头捐资5万元用于修路的消息很快在金珠组与隔壁村头组传开,在村“两委”的倡议下,清溪人雷厉风行、积极响应,你一千,我八百……39户村民参与进来,筹措资金85000元,修路这事渐渐提上了日程,村民们还给它取了个充满希望的名字——百步云梯,寓意“一步一个脚印,踏上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天堂”。
经过半个月的部署安排,“百步云梯”终于开工了。大家商议决定,将所筹资金全部用于购买水泥沙石和机械设备,人工劳力则由各户义务承担。没有一分钱的回报,村民们却干劲十足,每天扛着锄头、扫把上山清理路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此以往、乐此不疲。
张学仁的母亲文小荣今年70岁,儿子带头出资修路,作为母亲她十分自豪,同时也不甘落后,主动前往一线,当起了“挑山工”。文小荣告诉我们,村里和她一样“不服老”的有10来个,每天担水泥上山30多趟,发挥得作用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小,她说:“我们年级大一些,速度慢一点,但是大家一起吆喝着加油打气,上山路也就没有那么难、那么累了。”
金珠村民组长文四清介绍说:“忙得时候,山上有二三十人一起干活,那场面真是热火朝天。”由于村民们团结一致,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百步云梯”的路基清理完毕,雏形依稀可见。再往后一周,山路入口处600米左右的石砌台阶也顺利完工,大家干劲越来越足,“点子”也越来越多。水泥运输效率不高,老人们挑运不安全?大家伙合计着买了一台电动吊机,实现水泥运输自动化!山上拌水泥用水不方便?就地取材,引山泉水……
出钱出力、出谋划策,乡亲们一边挥洒汗水,一边展望明天。贫困户孙桂花说:“我在山上都种了草药,以往收成的时候一天要上下山好几趟,等路修好就方便了。”老水泥匠文四友想:“等这条路修好后,我们老年人有空就可以上山走走散散步,健康生活也是小康社会的一部分。”老书记文关进盘算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等路修好了,游客自然就会走过来,产业也会发展起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