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茂林镇先锋工作站 > 新闻动态 > 改革锻造村级后备力量 为乡村振兴蓄能增智

改革锻造村级后备力量 为乡村振兴蓄能增智

发布时间:2025-08-26 09:23 来源:茂林镇 作者:MLZ 阅读次数:17
【字体大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级后备干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未来力量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其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村级治理效能与乡村发展质量。茂林镇现有28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今年新招录5名,为村级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破解后备干部培养中存在的能力短板突出、实战经验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茂林镇以“精准化培养、实战化淬炼、长效化激励”为核心,推出村级后备干部素质提升微改革,通过构建四大体系,推动后备干部成长为“懂产业、善治理、接地气”的复合型人才。

构建“靶向培养”体系,破解能力短板。针对后备干部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茂林镇建立一人一档、分类施教的精准培养模式。一方面,结合各村产业特色和后备干部专业背景,为28名后备干部分别建立成长档案,明确产业规划、矛盾调解等重点提升方向,避免大水漫灌另一方面,分层设计培训课程,为新招录人员开设基层入门课,涵盖村级事务流程、政策落地等基础内容;对有一定经验的后备干部增设治理进阶课,讲授集体经济发展、数字化工具应用等知识,实现按需补给

深化“实践淬炼”机制,提升实战能力。依托镇特色跨村交流机制,让后备干部参与邻村重点工作(如特色产业项目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攻坚等),通过“换岗实践”学习不同村的治理经验,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帮助后备干部学习不同村的治理模式,拓宽工作思路。

强化“激励约束”保障,激发内生动力。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后备干部主动性。定期召开座谈会,让干部汇报工作、分享心得,并鼓励提出村级发展建议;建立后备干部考核机制,从理论学习、实践表现、群众评价等维度进行定期考核,对优秀者优先推荐进入村两委,对不足者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形成能进能出、优进劣退的良性循环。这一机制既为干部提供了展示平台,又通过明确的晋升路径和约束标准,倒逼其主动提升能力。

聚焦“群众工作”核心,筑牢基层根基。围绕“接地气、强服务”目标,双管齐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一方面,通过 “民情走访”“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干部记录“民情日记”,学习用方言讲政策、用真情解难题;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数字化趋势,培训干部使用政务服务 APP、线上调解平台等工具,使其既能用传统方式贴近群众,又能借助技术提高服务效率,成长为“懂技术、接地气”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系列改革措施,茂林镇后备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升。下一步,茂林镇将进一步优化培养机制,扩大实践平台覆盖面,完善动态考核体系,推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