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近日,泾县蔡村镇人大组织辖区各人大代表基层工作站开展进站活动。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意见征集、实地调研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代表履职意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以学为先强本领,夯实代表履职根基。蔡村村、毛田村、宋村村三个人大代表基层工作站,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代表法》修正对照(2015-2025)展开学习,对代表的权利义务、履职规范、监督机制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代表在闭会期间如何更好发挥建言献策、监督推动的作用。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只有学法懂法,才能依法履职。”一位连任代表在交流环节分享道。活动现场还组织代表们就如何提升议案建议质量、加强选民沟通等展开讨论,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二、以民为本听民意,架起党群连心桥。带着学习成果,代表们分组走进村组院落、田间地头,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意见征集活动。在村民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代表们与选民“零距离”交谈,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倾听诉求。
“汀溪河沿线民宿农家乐越来越多,如何保护汀溪河水资源?”“旅游旺季交通拥堵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选民们敞开心扉,代表们认真记录,现场收集意见建议7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三、以实为要深调研,把脉乡村发展脉络。聚焦乡村振兴主题,代表们深入“遇见月亮湾”户外演艺场地、赵村里村史馆开展沉浸式调研。走进新建成的“遇见月亮湾”户外演艺主舞台,代表们实地察看场地设施,与演艺团队负责人深入交流。围绕非观众人员如何通过入村闸机、如何平衡演艺活动和村民日常生活等选民关心的问题,代表们现场探讨解决方案,提出建议,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思路。
在村史馆,代表们通过图文展板和数字化展示,系统了解村庄历史沿革、红色文化及特色产业发展历程。“村史馆不仅是文化地标,更是留住乡愁、凝聚共识的重要载体。建议深挖本土故事,增强乡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乡村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一位代表在调研后表示。
此次进站活动不仅是代表履职的“实践课堂”,更是解决问题的“攻坚战场”。下一步,泾县蔡村镇人大将常态化开展“学习+服务+监督”链条式履职活动,并依托数字人大平台实现民意征集、处理、反馈闭环管理,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