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蔡村镇先锋工作站 > 美丽乡村 > 泾县蔡村镇:以改革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泾县蔡村镇:以改革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3-19 15:26 来源:蔡村镇 阅读次数:5
【字体大小:

近年来,泾县蔡村镇泉峰村的实践探索和蓝图描绘,生动诠释了中央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实践逻辑,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探索、可观察、可借鉴的村级样本。

土地制度与要素市场化成为突破口。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泉峰村以“小田变大田”为切入点,通过整合零散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1700余亩,不仅破解了机械化耕作难题,更推动了土地要素市场化流转,吸引农业大户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与土地效能提升的“双赢”。这一实践与中央提出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高度契合,展现了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价值。在要素市场化探索中,泉峰村以“存量盘活”激活沉睡资产,通过收储废弃老宅发展康养项目,将传统建筑转化为文旅资源;联合三村共建永创洗涤厂,整合闲置劳动力与市场需求,实现集体经济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这些创新实践表明,要素市场化改革不仅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更是释放乡村发展潜能的“金钥匙”。

科技赋能与结构优化双轮驱动。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以科技为支撑、结构优化为导向。泉峰村通过引入秸秆回收技术,年收储660余吨秸秆并试点秸秆覆盖催笋利用,既破解了焚烧污染难题,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体现了科技赋能的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永创洗涤厂引入智能洗涤设备和污水处理系统,以技术升级提升服务能力,瞄准月亮湾旅游旺季需求精准布局,展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前瞻性。在农业现代化转型中,泉峰村将以“毛竹下山”项目突破资源困局,通过政府投资修林道、村民组建砍伐队、企业托管经营,将高山毛竹从“闲置包袱”转化为增收资产。这种“向科技要效率、向结构要效益”的实践路径,正是落实中央“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的生动注脚。

深入挖掘新要素激活乡村资产。面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风险挑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挖掘新要素价值。2025年,泉峰村将以生态资源为基底,通过申报“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系统规划王山水库、柿木河生态长廊等文旅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资本;推动康养驿站、萌宠乐园项目融入皖南川藏线旅游圈,聚力打造“文创工坊”品牌,推动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跃升。在创新要素运用中,聚力推动“全域土地整治”,通过村庄规划整合搬迁偏远散户,既消除居住安全隐患,又为土地集约利用腾挪空间;幸福大院项目整合民政资金与社会资源,打造共享食堂、休闲娱乐综合体,以公共服务升级释放乡村治理效能。这些探索表明,乡村资产激活需要跳出传统路径,在新赛道中寻找增长极。

泉峰村的实践印证了中央一号文件的科学指引: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协同推进项目落地;改革破题打通要素梗阻,土地、生态、文化资源在市场化中焕发活力;创新驱动重塑产业形态,科技赋能与传统产业升级相得益彰。未来,随着宁泾高速出口建设带来的区位优势升级,泉峰村更需以中央精神为纲,在深化要素改革、培育新兴业态、推动城乡融合中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具示范性的“皖南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