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村镇景星村充分盘活利用村内图书室场地资源,将其改造成了“农忙托儿所”。工作人员不仅移来了会议室的空调,还添置了积木、绘本,招募了两名志愿者照看孩子,让村民们能够安心奔赴田间地头。
清晨,李大叔将孙子送到村部后,看着孩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下与同伴专注地搭着积木,便放心地转身下地劳作。托儿所内,孩子们或静心阅读,或提笔绘画,窗外正是一片丰收盛景——金色的麦田与往复的收割机构成一幅繁忙画卷。角落里的保温杯随时备有温水,墙上张贴的“防溺水安全儿歌”提示牌,于细微处彰显着安全与贴心。
“这下终于能安心干活了!”村民吴奶奶感慨道。她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孙子小杰平日由她照料。以往农忙时,孩子写作业无人看管,总抱着手机不撒手,让她愁眉不展。如今,村里的这一暖心举措让她彻底松了口气。暑假农忙期间,她把小杰送到村委会,这里不仅有村干部轮班维持秩序,还有前来大学生志愿者耐心解答学习难题。
12岁的小杰已是这里的“常客”,他对“农忙托儿所”青睐有加:“这里氛围好,还能结识新朋友,比一个人在家有意思多了。”小杰的变化也被志愿者们看在眼里,志愿者笑着说:“先前小杰写作业磨磨蹭蹭,现在跟同伴们一起写得又快又好,回家还会主动讲新听来的故事!”
短短十几天的农忙季,这个临时 “托儿所”接待了16名留守儿童,呵护孩子们平安快乐地度过这段时光,成为稻子收获季节里最让村民安心的一处温暖所在。下一步,景星村将继续根据村民需求,做好儿童关怀服务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