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村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特色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释放乡村人才蓬勃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力。
完善机制“精心选”,发挥人才“强动力”。加强引领,压实振兴责任链。坚持党管人才,黄村镇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全领域的人才工作,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领导。全面摸排,充分盘活本土人才资源,落实每名领导直接联系服务2名本地区本领域专家、高层次人才机制,定期开展慰问走访。并积极构建“党建+产业+人才”工作模式,其中11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制度。今年以来,各非公企业在党建指导员的指导下,共发展预备党员3名,为我镇经济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储优育强,建强村级排头兵。拓宽来源渠道,明确年龄、学历等队伍建设要求,精心比选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推荐人选。目前上级备案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11名,平均年龄33.8岁,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0人。支持村“两委”干部开展学历提升,鼓励青年返乡参加本地各项人才招录考试,扎根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2024年以来,已有7名村“两委”干部完成学历提升,5名本地青年通过统一招录进入后备干部队伍。
分门别类“悉心育”,绘制人才“成长线”。开展培训,助人才培养。注重定向培养,实施农村党员教育“春早”行动示范培训和“乡土人才”培育协同推进,依托镇农技站、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教学设施,定期对农村党员和乡土人才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能等培训。其中举办黄村镇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3场,200人次,组织医疗护理员技能培训2场,30人次。近年来,黄村镇以“百个专家团队下基层”活动为契机,多次邀请市、县相关技术专家,把课堂搬到农村、把技术送到田间,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整合资源,促技能提升。黄村镇宣笔制作历史悠久,目前镇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宣笔生产企业12家,有1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宣笔从业人员超500人。今年以来,黄村镇积极推动宣笔技艺传承和发展,成功举办“蒙恬杯”宣笔制作技艺大赛,为搭建交流切磋平台、助力传统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组织参加会展、开设非遗课堂等方式,让传统工艺者们得到了一个交流制作经验的机会。
筑牢理念“倾心引”,搭建人才“栖息地”。谋篇布局,“走出去”招引人才。黄村镇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谋划和布局。由镇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招商,学习发达乡镇现代产业园布局、电商助销农产品等先进经验。搭建绿色产业载体,依托泾县现代农业“双碳”产业园平台以商招商,成功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鲟鱼养殖及高品质鲟鱼子酱产业化项目,该项目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到9亿元,带动当地就业100人。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了7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包含3名海外人才,为我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搭建平台,“请进来”汇聚人才。黄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实践青春,扬帆宣城”小程序上发布超180个高校团队实践岗位,这些岗位聚焦宣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历史与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现已接待8个高校团队共62人,这为乡镇引入高校人才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黄村镇持续做好实践团队对接与服务工作,给予贴心保障,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推动招才引智与青年创业工作,助力黄村镇发展。
落实行动“齐心留”,打造人才“蓄水池”。优化服务,完善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典型和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广泛宣传优秀人才工作事迹,努力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人才干事创业动能。加强政策支持,全力提供项目申报协助等服务,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今年以来,已为我镇泾县三兔宣笔有限公司的宣笔制作技艺研学基地成功申报第四批“泾川英才”支持计划团队项目,并为3位非遗传承人申请安徽省级D类人才认定。系统谋划,强化政治关怀。黄村镇将持续打好“乡情牌”,定期召开在外知名人士、企业人才工作恳谈会,重点宣传我镇的创业扶持政策,展现家乡干事创业发展的前景,鼓励他们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视野宽、接触广、信息灵”的优势,多宣传家乡、多提供招商信息、多引荐外地客商、多回乡创业,把外地的好做法、好经验介绍给家乡。持续完善黄村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统计表,实时更新,现已摸排收录39位在外成功人士。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