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泾川镇先锋工作站 > 新闻动态 > 泾川镇:织密河湖保护网,河长制奏响生态惠民新乐章

泾川镇:织密河湖保护网,河长制奏响生态惠民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10-29 10:43 来源:泾川镇 阅读次数:8
【字体大小: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泾川镇的河道上,水面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掩映,散步、晨练的居民络绎不绝。这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正是泾川镇全面深化推进河长制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泾川镇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河湖健康生命的关键抓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动河湖治理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让潺潺清流成为滋养百姓生活、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源泉。

一、健全体系,压实责任,筑牢治水“组织堤坝”。

泾川镇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构建了“镇级河长牵头、村级河长落实、巡河员常态监管、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五级联动责任体系。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定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级河长严格按照巡河频次和要求,深入责任河段,实地查看水质水位、岸线面貌、排污口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上报、处理,形成了“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确保了每条河流、每个河段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二、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打出治理“组合拳”。

面对河湖治理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泾川镇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强化源头管控,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封堵非法排污口,加强涉水企业监管,严控农业面源污染,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入河。推进生态修复,大力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畅通水系脉络;开展岸坡生态护砌和绿化美化,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河岸带生态功能,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严格空间管理,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维护河湖健康空间。提升处置能力,加快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完善配套管网,努力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三、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凝聚护水“强大合力”。

河湖保护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责。为此,泾川镇积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设立河长公示牌、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河长制政策法规、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招募志愿者参与,招募热心市民担任巡河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巡河、护河宣传活动,形成行政河长与民间力量互补共治的良好局面。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群众监督举报涉水违法行为,对在河湖保护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四、成效初显,清水长流,绘就人水和谐“新图景”。

通过不懈努力,泾川镇河长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河道水质稳定提升,部分河段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河岸环境整洁优美,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如今的“洁净美”;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鱼翔浅底、白鹭翩跹的景象时有出现;沿河而居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亲水、爱水、护水已成为社会新风尚。

“河长治河”非终点,“长治久清”是目标。下一步,泾川镇将继续以河长制为总揽,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攻坚克难,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河湖、幸福河湖,让优良的河湖生态环境成为泾川镇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靓丽的发展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