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泾县先锋网 > 组织工作

泾县:“1cm红色驿站”打通城市党建服务群众“最后1cm”

发布时间:2022-06-08 18:14 来源:泾县先锋网 作者:jxxf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为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的有效路径,切实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整合阵地资源优势,泾县依托“1cm红色驿站——泾川红·温暖家”项目,着力激活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发挥基层治理“基石”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cm”,实现“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城市基层治理“红色堡垒”。领办项目带好头。连续两年将“实施‘1cm红色驿站’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县乡社区书记领办项目和城市领域基层党建重点工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研究,现场会专门推进。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减负扩能增效,有效厘清社区与职能部门职责边界。区域党建全覆盖。统筹城市基层党建优势资源,成立社区大党委8个,建立健全“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党员干部联户”服务群众“五级联动”党建体系,配齐配强民警、城管、共建单位等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24名。建立联点共建联席会议机制,落实11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城区8个社区结对,与辖区国企、非公企业等各类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行业党建创示范。强化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成立物业行业党委1个、红色物业公司党支部3个,探索实施物业服务“红黑榜”,健全物业行业信用评价和清退机制。“1cm红色驿站”覆盖小区物业服务满意率、物业费主动缴纳率均达80%以上。

强化组织引领,建立三网齐头并进的“红色体系”。“组织网”一体联动。推深做实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整合党建、综治、文明创建等各类网格,构建“一网统筹、一网统管”治理模式,用“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1cm红色驿站”嵌入网格,重新划定网格102个。将综合执法力量全要素融入“1cm红色驿站”,与网格员和楼栋长、居民小组长选配结合,延伸治理“红色根系”。“治理网”多元互动。构建“党建+信访”闭环工作体系,在红色驿站内健全民意诉求收集、分办、督办、回访全闭环机制,对简单问题即时办理、专业问题分类办理、难点问题重点督办。创设“民生会客厅”“居民说事日”等党群议事机制,统筹联点共建单位资源,引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解决群众身边小事、难题426件。“服务网”下沉推动。坚持“难事”让县镇两级办,运用社区“大党委”机制协调解决难题106余件。开展机关党群服务惠民行动,社区“下单”、机关“接单”,下沉服务项目35项。推广小事“1cm红色驿站”办,创新“代帮办、自助办、上门办”机制,打通为民服务“最后1cm”。开办“寒暑期全天班”,开展“情暖童心”公益捐赠、“希望家园”假期公益课堂,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校外托管问题。

强化队伍引领,锻造基层社会治理“红色力量”。职业化建强主力军。深化“县乡共管共育”,选优配强社区带头人,深入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公开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40名,定向培养高素质社区干部。探索实施积分考评,完善“奖优罚劣、能上能下”机制,构建选任、培养、激励“全链条”管理体系。制度化发展生力军。深化拓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把进社区报到和参与服务情况作为转正、评优的重要指标,推动3600多名在职党员进居住地进“1cm红色驿站”认岗领责。推行“党员先锋岗”,组建“行动支部”86个,在疫情防控、综治维稳、社区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先锋堡垒作用。团队化培育同盟军。鼓励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建立以党员、热心群众、物业人员为骨干的特色互助团队8支。广泛吸纳25个社会组织、团体,2500余名党员、志愿者踊跃参与社区事务处理,带动1.4万名居民参与互帮互助。

强化机制引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红色保障”。创新党群服务机制。以“10分钟服务圈”为覆盖半径,立足解决城市社区治理症结,分主题分类型打造365天不打烊、群众家门口的“红色服务站”,标准化配置功能分区10个,建成红色议事厅,全域推广“1cm 红色驿站”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1cm红色驿站”10个,“党旗下”等先锋阵地成为“主题党日”打卡地。完善精准投入机制。县乡投入800多万元建成4个“1cm红色驿站”党群服务阵地,引导18个具有管理服务职能机关企事业单位入驻红色驿站,链接服务项目36个,开展党群服务200余场、惠及1.3万余人次。县财政每年投入180万元,落实每个社区不少于15万元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费,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规范使用。健全民生兜底机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县属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动腾挪空间,盘活存量用房,破除老旧社区配套用房不足难题,以“小空间”换取“大满意”。推广“1cm红色驿站”设置老年助餐点,切实解决独居老人“热乎饭”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